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新闻资讯

NEWS INFORMATION

湃书单|澎湃新闻编辑们在读的16本书:睡莲的方程式

时间:2023-07-19 13:10 点击次数:82

  2021年,《晚清官场镜像:杜凤治日记研究》和《杜凤治日记(全10册)》先后出版,将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州县官杜凤治推到历史前台。中山大学历史学系邱捷教授的这一套“组合拳”拳拳到肉,积20年之功力,为读者展现出极其真实甚至残酷的晚清“官场现形记”,读后大为震撼,余味无穷。

  近日,《半井斋治史随笔》面世,收纳了近四十年来邱捷教授在媒体以及专业期刊(经修改)发布的历史随笔,介绍了晚清广东地方官如何办案、广州“七十二行”、民间武器等内容。文章大多短小精悍,文笔浅白,看似都是极小的切入点,实则小题大做、见微知著。有烟火气,有时代感,用一个个生动具体的“历史横截面”,带着读者回到百余年前的历史现场。闲来读上一两篇,既感到阅读的轻松畅快,又能体会历史的深远悠长。

  中学生作文中有些历史悠久的百搭素材,从我读书时就用,现在的学生还在用。涉及著作类的,比如马克思与《资本论》、达尔文与《物种起源》、李时珍与《本草纲目》。但有意思的是,这几本书,也许除了第一种,绝大部分人都不会去读。中华书局的这套“中华经典通识”已出版的十种原书中,比起《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等,《本草纲目》阅读率显然是最低的(如果列入中学的整本书阅读,当然阅读率会大幅提升)。

  王家葵先生的这部通识,并不是向传统医药行业以外的读者推荐阅读《本草纲目》,而是以剖析此书的文献结构为线索,把李时珍的生平、写作动机、贡献与不足串联起来,并为进一步的研究需要提供线索。书中有不少细致讨论介绍的条目,为我们祛魅,比如食物禁忌中的蜂蜜反葱(106-113页)。

  以往阅读中国古代博物体笔记小说时,往往会略过那些提及入药动植物的介绍,因为过于匪夷所思了。比如《酉阳杂俎》前集卷八:“靥钿之名,盖自吴孙和邓夫人也。和宠夫人,尝醉舞如意,误伤邓颊血流,娇婉弥苦。命太医合药,医言得白獭髓,杂玉与虎珀屑,当灭痕。和以百金购得白獭,乃合膏。虎珀太多,及差,痕不灭。”这里介绍的祛瘢痕的医美神药,以“白獭髓、杂玉与虎珀屑”合成,药材难得且不说,药效如何,不敢猜测。不过看《本草纲目》的分类,就释然了。《本草纲目》中单是矿物类就有六卷,是书“以水、火、土、金石、草、谷、菜、果、木、服器、虫、鳞、介、禽、兽、人十六部为一级分类,其下设更精细的二级分类,如草部又分山草、芳草、湿草、毒草、蔓草等十目”(115页),粗看似乎各种稀奇古怪的东西皆可入药。但《本草纲目》虽然收录很多奇怪的条目,李时珍本人其实持反对的立场,比如割股疗亲的依据是“人肉传说能治疗瘵疾,李时珍虽据《本草拾遗》收录,发明项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父母虽病笃,岂肯欲子孙残伤其支体,而自食其骨肉乎,此愚民之见也。’”(203-204页)反倒是现在有些地方大肆宣扬二十四孝,显得有点滑稽。

  王世贞在序言中对《本草纲目》的评价很高:“兹岂仅以医书觏哉,实性理之精微,格物之通典,帝王之秘箓,臣民之重宝也。”(57页)我们现在当然不可能认同,但也许,王家葵先生在结语部分的说法,可以提供一个我们了解《本草纲目》的视角,他介绍说:“《本草纲目》在东洋是汉方医学的宝典,在西洋则是博物性质的百科全书。”“达尔文在《物种起源》……等书中,十几次引用并赞赏一部古代中国百科全书。据潘吉星先生考证,这部书就是《本草纲目》。”(258页)为什么我们不能把《本草纲目》作为了解古代博物学的著作,而非要将其中一些奇怪的药方拈出来作为笑料呢?至少我现在很希望读其中的序例总论四卷,对古人的身体观及医疗、药物理念乃至传统医患关系,可以有更加感性的认识。

  王家葵先生此书最大的特色是历代本草文献源流、版本的辨析,其中提到陶弘景的次数极多,想到他“自疑前世陶贞白”,就很容易理解了。

  规则无处不在,深入我们的内心。美国科学史家罗琳·达斯顿(Lorraine Daston)在其最新的思想史著作中区分了三类规则(rules):度量工具、法律、模型或范式。前两类规则似乎不言自明:标尺(ruler)用统一的原则衡量事物,立法者用一致的标准判断行为。它们展示并鼓励“规律性”(regularity)。那什么是作为范例(paradigmatic example)的规则?在前现代世界,一个人、一幢建筑、一座雕塑可以成为后来者的垂范、模板、指南,成为所谓“正典”(canon),这就是规则。达斯顿认为,规则的这重意义在现代世界逐渐失落。按照她的区分,作为模范的规则,也是一种“粗”(thick)规则,就像菜谱,寥寥几条,会做菜的人一读就心领神会,此后便可照着自行发挥,添油加醋。与之相对,所谓“细”(thin)规则,则是针对特定情形所设立的各种细而又细、实而又实、严而又严的规章制度。达斯顿在这本书里下的主要历史判断是,西方历史的古今之变体现在“粗”规则让位给了“细”规则,这与现代民族国家的兴起、国际贸易协定的订立、牛顿物理学的发展、自然法哲学的盛行都息息相关,也体现了市场资本主义化繁为简的逐利逻辑。时至今日,“细”规则成了支配性规则(rule)。依达斯顿之见,所有规则中最“细”的要数现下大行其道的算法(algorithm)——旨在解决一个被明确定义的问题的特定公式。尽管也有论者不完全认同达斯顿所建构的现代性,尤其是算法与“细”规则的对应关系,但这本诙谐机智、体现作者学术抱负的新作依然非常值得一读。

  【美】凯文·米特尼克、罗伯特·瓦摩西/著 吴攀/译,浙江人民出版社·湛庐文化,2019年9月版

  我最初对保护隐私的具体操作产生兴趣,源于2020年一个行为艺术项目。体验这个活动的人们像特工一样摆出奇怪的姿势和队形,花了两个小时通过一条1000米长的主干道,就为了躲避街道上的摄像头捕捉到面部。于是我找到了这本由一位资深黑客和信息安全专家合著的“隐身”指南,打算认真学习一番。作者之一凯文·米特尼克,是第一个被美国联邦调查局通缉的黑客,曾入侵北美空中防护指挥系统,现为网络安全咨询师。另一位作者是美国新思科技(Synopsys)的安全战略官。

  虽然有些章节不出所料地写得有点枯燥,但整本书还是给了一个人们如何在大数据时代彻底丧失隐私的全面视角,而且还有详细的保护隐私的操作指引,如果学得仔细,说不定还能干些坏事。但恕我直言,很多操作我似乎没法实现啊。

  这本书看完以后会产生一种摆烂的想法,因为“手机本质上就是一个追踪器”,“几乎每一种数字技术都会产生元数据”,“特斯拉,带轮子的计算机”,“会议系统隐藏着巨大风险”。作者写道:“我们生活在隐私的假象中,而且可能已经这样生活了几十年。”“在数字监控的状态中,生活的危险启示并不在于数据被收集(我们对此几乎无能为力),而是在于这些数据被收集之后用来做什么。”

  但作者也说了,“我们对隐私的看法很复杂,也非常不同……隐私是一种个人选择,隐身的程度也是,所以最后的选择因人而异。”每一种便利都对应着某种程度的隐私泄露风险。在手机应用和穿戴设备推陈出新、各国热议热推“智慧城市”概念的当下,要不要享受便利、享受何种程度的便利,个人应当尽可能地知情,才能有自己的想法。

  在确定推荐彭剑斌的这部小说集前,我曾有些犹豫。因为这些小说的背景大多是脏乱的环境,比如厂房、工人宿舍,是我在现实生活中一刻也不愿多待的地方;与此相配的,是作家有些粗鄙的语言,比如“谈到那些女同学,他断定她们都是骚货,却个个装得一本正经”,“她的乳房,在她弯腰的时候便可以看到圆圆的轮廓”,“他知道有一个地方,两块钱就可以看一晚上毛片。有一次他一个人跑去看,旁边刚好坐了一个女的,他便摸了她的手,还抓了她胸部”……但就是在这样的文字中,会时不时出现《普希金文集》《古希腊悲剧集》《奥尼尔戏剧选》,出现塞林格、博尔赫斯,出现西班牙作家伊巴涅斯的小说集《卢娜·贝纳莫尔》等这些听过或没听过的作家作品,想说有一种违和感,又立刻觉得不太正确,充满了傲慢与偏见。或许,这就是当下一部分文学青年或者热爱文学的青年的现实——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彭剑斌的小说很好地展现了这部分现实。

  用小说里的话说,彭剑斌“年纪轻轻就一头扎进了低劣生活的泥淖里”。大学毕业后,他做了一名业务员,常年坐长途大巴,辗转于贵州、浙江、广东跑业务,同时在廉价小旅馆里写作。《寂静连绵的山脉》里的小说,大多是彭剑斌二三十岁在贵州跑业务时所写,就如同这几年纷纷冒出了外卖员诗人、送快递的写作者等等,这些作品,用贴近现实的故事和语言,让读者更多地了解这个世界。“文学就像是面对泥潭的墨镜,你不能真的把读者的眼睛灼伤吧,某种程度上要保护读者……世界读书日这天很多人要推荐些沉重的书目,我更希望通过写作把现实变成一个审美对象,让人能和生活愉快相处,再带着阅读小说的心情看待现实中那些坎儿。”彭剑斌在一次讲座上如此说道。

  没有想到田浩江的文字跟他的嗓子一样好。作为活跃在国际歌剧舞台上少有的华人男低音,田浩江要付出加倍的努力,也要承受加倍的压力和偏见,有些经历相当辛酸。表演艺术家亲自现身说法,有各种内行门道,“睡懒觉是歌唱家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能不起就不起,都说嗓子是睡出来的,睡得好声音就新鲜”。歌唱家如果有个能烧一手好菜的太太简直如虎添翼,比如像帕瓦罗蒂那样的吃货胖子就会经常求着田太给他烧点好吃的。

  这本书研究的是“冷战的发生”问题——作者在书中对“冷战的发生”和“冷战的起源”做了区分。“冷战的发生”就是讨论冷战这一战后国际格局具体产生的机制和过程——如何开始?为什么这样开始?本书的观察视角是经济,梳理美苏关系从战时合作到战后分裂的变化过程,结论认为:就冷战起源而言,苏联和美国对于意识形态和生存安全的诉求,无疑是对抗形成的最根本的因素,但就冷战发生的具体过程而言,就不得不考虑经济的因素——这里包括经济利益冲突、经济政策分歧和经济制度对抗,美苏之间最后爆发冷战,不是意识形态和安全困境所致,而是双双掉进了“经济漩涡”。

  这是一部实证性的历史著作,全书五百多页,正文有七章,每一章的最后做简短的结论,谈一些看法和思考,大部头是基于史料呈现的历史过程,可见美苏之间互动的微观层面——诉求和分歧、应对和反应、形势的变化,以及决策最终呈现的结果。

  美苏走向冷战的结果,众所周知,而谈原因或责任,则莫衷一是。作者的用意也不在此,本书所做的,正如“结语”中所说的:“历史研究的责任在于说明冷战究竟是怎样发生的,美苏双方决策的动机是什么,为什么会造成如此的结果。”以后来者观之,看这段历史发生的具体过程,读者会发现一些“偶然性”——人或者说国家对于自身的认识和误解,对于他者的认识和判断——是如何影响历史走向的。掌舵大船实不易,于个人而言,或许能努力去做的,就是更多一点对自我的清醒认识吧。

  【意】西尔维娅·费代里奇/著 龚瑨/译,上海三联书店·后浪,2023年5月版

  这本书最初吸引我的当然是书名中的“女巫”,不过实际读到,却远不止女巫、猎巫那么简单。作者在导言中说:

  毫不奇怪,每一次新的革命运动都会回到“向资本主义的过渡”的问题上,并带来新的社会主体的视角,发现新的剥削和反抗场域。本书就是在这一传统中构思的。但有两点考虑特别推动了本研究。

  首先,人们希望从女权主义的角度重新思考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时避免“妇女史”与工人阶级男性的历史分离而造成的局限。本书取自莎士比亚《暴风雨》(1612)的标题《凯列班与女巫》便反映了这一倾向。然而,在我的理解中,凯列班不仅代表着反殖民主义的反叛者,他的斗争在当代加勒比文学中仍有回响,而且是世界无产阶级的象征。更具体地说,他象征了以无产阶级的身体作为抵抗资本主义逻辑的场域和工具。最重要的是,在《暴风雨》中女巫的形象原本被限制于一个遥远的背景中,而本书将其置于舞台的中央。她体现了资本主义必须摧毁的女性主体世界:异端分子,治疗师,不听话的妻子,敢于独居的女人,在主人的食物中下毒并激励奴隶造反的奥比巫女。

  其次,随着资本主义关系的新的全球扩张,通常与资本主义起源有关的一系列现象在世界范围内回潮。其中包括新一轮的“圈地”,掠夺数以百万计农业生产者的土地,以及通过大规模监禁政策对工人进行大规模的贫困化和罪犯化,这让人想起米歇尔·福柯在疯史研究中描述的“闭”。我们还目睹了新的移动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并伴随着对流浪工人的迫害,这再次让人想起16世纪和17世纪的欧洲为使“流浪者”能够被就地剥削而实行的“血腥法律”。对本书来说,最重要的是针对妇女的暴力加剧了,包括在一些国家,猎杀女巫的行动重新开始了。(第1-2页)

  简单地说,本书讨论的是,如何解释欧洲近代初期数十万“女巫”被处死?为什么资本主义的兴起与针对妇女的战争同时发生?作者想要论证,猎巫运动是资本主义对于社会再生产合理化的过程体现,它为现代社会组织的两个核心原则即劳动能力和自我所有权提供了必要支撑。换言之,对女性生育和身体的控制(以攻击女巫为代表)是资本主义实现原始积累的关键步骤。

  因为个人兴趣,我只读了第四章“欧洲的大猎巫”,作者重新审视了研究猎巫的一系列著作,从中勾连出女性视角与资本主义发展之间的关系。其中有很多斩钉截铁的论断:

  如果我们考虑到猎巫发生的历史背景、被告的性别和阶级以及迫害的影响,那么我们必须得出结论,欧洲的猎巫是对妇女抵抗资本主义关系蔓延的攻击,攻击妇女凭借其性能力和对生殖的控制及其治愈疾病的能力而获得的权力。

  猎巫也有助于构建新的父权制秩序,在这种秩序下,妇女的身体、劳动、性权力和生殖权力被置于国家的控制之下,并被转化为经济资源。这意味着猎巫者对惩罚任何具体的违法行为不怎么感兴趣,他们感兴趣的是消除普遍的女性行为方式,他们再也无法容忍这些行为且必须让民众憎恶它们。(233页)

  有必要对这个集会(巫魔会)进行现代解释,从发展中的资本主义劳动规训的角度来解读其反叛性的特征。帕里内托指出,巫魔会的夜间维度是对当代资本主义工作时间规律性的侵犯,也是对私有财产和性正统的挑战。因为夜间的阴影模糊了两性之间以及“我的和你的”之间的区别。帕里内托还认为,逃亡、旅行是指控女巫的一个重要因素应该被解释为对移民和流动工人流动性的攻击,这一新的现象反映在对流浪者的恐惧上,当局在这一时期忧心于此。帕里内托的结论是,从其历史的特殊性来看,夜间巫魔会似乎是妖魔化了反叛主人和打破性角色所体现的乌托邦,它还代表了与新的资本主义劳动规训相悖的对空间和时间的利用。(244-245页)

  读到这一段时,产生了不少困惑,按照作者的说法,女巫在夜间活动是对“当代资本主义工作时间规律性”的挑战,可是,在资本主义之前,传统古代社会对于作息时间的管理要更为严格,并且也是政府非常焦虑的问题,这是几乎所有前现代社会管理的常态,恐怕不能说是资本主义腾飞阶段的特殊要求。比如,葛兆光先生在《思想史课堂讲录》(二编)中有一讲“在法律史、社会史与思想史之间——以传统社会中白天与黑夜的时间分配为例”,讨论了中国古代的时间分配问题(43-67页)。他举了宋代的例子指出:

  “传习妖教,夜聚晓散”成了从北宋到南宋的官员向朝廷报告中最常见的社会问题之一。我们看到,在《宋史》《长编》《会要》《清明集》《奏议》里面,不下几十近百次这样的报告。对于政府和官员来说,这确实是最感焦虑和紧张的一件事。因为,这个威胁远远大于一般的在晚上偷鸡摸狗、赌博生事、打家劫舍。它的威胁是什么?第一,是扰乱社会生活秩序;第二,要威胁到政权的存在;第三,是甚至要影响到主流文化的指导权力。所以,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官员,都要非常严肃地面对这一事情。(59页)

  我们知道,唐末、五代以来,由于城市经济的发展,坊市制度逐步被打破,夜禁松弛,才造就了南宋杭州的繁华。也因此,有学者认为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起于南宋。如葛兆光先生所述,即便如此,政府对于这种突破还是忧心忡忡。所以,作者对巫魔会与资本主义发展之间关系的论断,也许需要更多的论证。

  老巫婆骑着扫帚飞行的神话很好地体现了非生产性的性行为开始引发的排斥,就像她所骑的动物(山羊、母马、狗)一样,……象征着无节制的欲望。……猎巫行动谴责女性的性行为是一切邪恶的根源,但猎巫也是广泛重塑性生活的主要途径:它遵循新的资本主义工作规训,将任何威胁到生育、家庭内部财产传承或占用工作时间和精力的性活动都定为犯罪。(264-268页)

  作者这里的意思是,猎巫行动制造了巫师骑着扫帚飞行的神话,并将其视为挑战资本主义规训的标志,以妖魔化女性。不过,唐代戴孚的《广异记》中也记载有女性骑着扫帚飞的巫术:“一更,妻做靓妆,令婢鞍马,临阶御之。婢骑扫帚随后,冉冉乘空,不复见。”这个故事无论是否象征着“无节制的欲望”,至少与资本主义的规训毫无关系。

  作者认为在16世纪和17世纪的欧洲,因为巫术罪被审判和处决的人中80%以上是妇女。(247页)这个数字确实骇人听闻,但是并没有给出其根据,在注释中,作者也承认这在猎巫学术研究中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286页)

  欧洲16、17世纪的猎巫运动中,女性显然是最大的受害者,其他研究著作也指出了这一点。作者将其与资本主义的兴起结合起来讨论,也是很有启发性的视角。从这一章来看,作者列举了大量的材料,也有很多立场鲜明的论断,只是在论证的过程中,有不少以我的知识能力不太理解的思维跳跃。女巫受迫害的原因很多,与资本主义兴起究竟是不是强相关关系,我还是存疑。当然,我的存疑是微不足道的。

  【法】阿莱特·法尔热/著 杨书童/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2023年2月版

  历史学家阿莱特·法尔热在法国国家档案馆发现一部手工匠人蒙让先生的日记手稿。这是一部“被出轨”丈夫的日记,蒙让先生用近70页的篇幅,记录了蒙让夫人因“交友不慎”,突然间一心只想过上流社会的享乐生活,迷恋上呼朋唤友、喝酒、郊游、聚餐以及与心仪男子的亲密交往。但限于经济条件、文化程度和社会地位,蒙让夫人并不能真正过上贵族阶层流行的那种生活,与此同时,巨额的花费以及道德上的压力,让这个小中产家庭走到了崩溃的边缘。

  一个挥霍无度的妻子和一个心怀不满的丈夫,这样的故事古往今来都在上演,蒙让夫妇的故事因为处在启蒙时代、法国大革命之前,具有了更加特别的意义。而阿莱特·法尔热的解读,又让这个故事上升了一个层次。“男人和女人不仅仅是他们文化的产物,他们的声音、姿态、行为乃至他们的‘犹豫不决’都是故事甚至历史的一部分。当然,它们构成了一个整体,但它们的多样性决定了各种类型的历史事件是否得以发生。即使个体‘完全被集体表征、集体情感所掩盖’,个体意识也始终存在。”蒙让家的生蚝大餐、蒙让先生裤子上的小洞、蒙让夫人腮红的颜色——这些丰富多彩的历史细节,也是历史的一部分。

  这本在2021年获得日本新书大奖第一名的小书,向我展示了一种很新的马克思主义。作者斋藤幸平任职于东京大学,1987年生人,在德国念的哲学博士,研究经济思想、社会思想。随着马克思晚年手稿、笔记等文献的陆续披露,作者根据研究提出,由于早期意识到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张最终会导致地球资源的枯竭和资源分配的不平等,晚年马克思开始转向生态学和非欧洲的社会共同体研究,由此修正了青年时期自己的进步主义史观。作者将晚年马克思的未来西欧社会图景,解读为一种“去增长的”。我简单粗暴地概括一下作者的观点,就是“只有才能救地球”。

  这不是一本学术著作,读起来和马克思的《哥达纲领批判》一样具有檄文一般的感染力。作者就像拿着一张checklist在读者面前逐一打上叉叉:诺贝尔奖得主诺德豪斯的解决方案,不行;绿色新政?没用;能否边增长边减排?不能。也就是说,在作者看来,专家们在目前资本主义制度框架和思维下提出的拯救地球方案都无济于事。

  这本书似乎特别洞悉像我这样关心气候变化但又逃避现实的读者心理,每一章都递进地回答我产生的疑问。比如:经济衰退,是不是就是客观上的“去增长”?躺平,是不是就可以达到“去增长”同样的效果?他的回答是:No。

  我读下来感觉作者提出的“去增长”,重点在于,而非去增长。因为增长是一种结果,而不是目标。从作者提出的5个药方看,转向“使用价值”、缩短劳动时间、废除统一分工、生产过程的民主化、强调基本工作,都是对现有生产制度的颠覆,作为结果,“增长”不再是生产的目标。

  在连续高温的上海读完这本书,我的思维开始有些混乱。对信奉新自由主义的人们来说,气候变化给城市人带来生活不便,这岂不是活该?就是苦了本来就被城市压榨和剥削的地方,越脆弱,遭受的影响越大。追求持续增长、生产力至上的观念深入人心,哪家公司、哪个追求上进的员工没有主动或被动制定过个人工作的增长目标?(我也不例外啊)不过,在线下活动大量停摆的三年里,我观察到一些以共创方式开展的线上社群,以各自独特的视角、议题领域或工作方式,吸引了来自不同背景的年轻人一起研究些什么、分享些什么,他们好像也没有挣到什么钱,“迭代”速度也没有很快或者压根没什么迭代,但是很开心的样子。当然,如果能挣到钱,覆盖人的再生产成本,那就更好了。

  作者山田昌弘是日本著名的社会学家,近年国内推出了好几本他的著作——《少子社会》《为避免下坠而竞争:日本格差社会的未来》《低流动社会:后疫情时代日本的新格差》,猜想本书扎心的标题可能更吸引了不少读者对它的关注。类似如此反映日本社会问题的著作,在近些年国内的图书市场中,更不鲜见。“不婚”“穷忙”“中年危机”“下流社会”等等,多少都带有当下国人的焦虑,从生到老,总有担忧不完的问题,谁能给予解答呢?

  作者在书中呈现的日本社会的问题,并不只聚焦在当下的年轻人,他呈现的是一个历史的过程,日本社会中“最终想自立但仅靠自己的微薄收入无法正常生活的年轻人,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大量出现”,从90年代后期至今,当年需要“啃老”的年轻人已不再年轻,当年能够独立的年轻人也在面对和走向“老龄”,而当下的年轻人也正面对学业、求职、婚恋、生育等一系列人生课题。这些人在一起,就是被重重问题包围的“立体”的家庭。山田昌弘关注家庭社会,他看到问题本身,揭示了问题的形成,也提出了一些建议。他设问的对象是“社会”,所以最后他的提议(本书第五章“为了日本的复兴:从家庭社会学的角度提议”)也指向了国家、社会,比如育儿补贴、比如取消冠夫姓制度、比如营造对女性友善的工作环境,等等。在最终章,他说,日本这个国家,从政府到平民都不讨论风险,甚至不愿意承认风险本身的存在,因此不能好好地未雨绸缪,一旦发生风险就陷入了恐慌,所以他希望和期盼的是“这样的领导人:不惧怕将来可能发生的风险,一旦风险发生了,能够清晰地告知民众处置对策”。

  【英】杰里米·布莱克、【美】史蒂芬·莫里略、【美】保罗·洛科科/著 王启超、董伟/译,光明日报出版社·后浪,2023年6月版

  《世界战争史》这部中译文多达八十万字的大部头,读起来真的很过瘾。首先是时间跨度之大,本书讲述了全球四千年的战争史,从公元前2000年的古代世界一直到当下都涵盖在内,其中选择的关键事件也颇有意思,第一部分“古代世界”关注更多的可能是技术型内容——例如战车作为“世界第一个复杂的武器系统”的出现和地中海地区单层甲板桨帆船的发明,而到了第五部分“革命和帝国主义时代”,则开始关注制度性变革——例如列队射击战术以及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掌权时期第一次征募大规模新式军队的尝试。其次是地域范围之广,书中将南宋时期蒙古军队围攻襄阳作为专题来讨论,同时也给予非洲与南美的战争一定的讨论篇幅,对我而言可谓惊喜。此外,书中的“专题A”(文献资料区,给出参考文献)、“专题B”(精彩现场区,关注某一场特定的战争,深入讨论各种细节)和“专题C”(比较争论区,给出不同历史学家关于某些重要历史问题的争论)也很有特色。虽然有些军事历史爱好者可能会觉得此书过于四平八稳(毕竟是大学教科书),但能在中文世界读到这样一部关于战争史的专著,终究是一件令人开心的事。

  【法】阿尔贝·雅卡尔/著 姜海佳/译,新星出版社·读库,2019年11月版

  《睡莲的方程式》的作者阿尔贝·雅卡尔是一位遗传学家、科普作家,也是一位社会运动的活动家。全书从作者回忆几次走进中小学与学生交流的场景“班级集体照”开始,以科学的视角展开全书,随后进一步讨论了“科学视野下的儿童”,并以“培养孩子的小练习”和“大争论”两部分,谈到怎么启发儿童思考和怎么与儿童谈论严肃社会话题,最后以简短的一章“需要重建的社会”结束。

  以下摘录最后一章的片段:“……成长到独立年龄的青少年面对着一个封闭的堡垒,只能从狭窄而曲折的小路钻进去。堡垒只给少数人设有位置,为了跻身于当选者之列,他必须排挤别人,冷酷无情地与伙伴斗争,必要时还得践踏他们。如何帮助他正视这种处境?最常采取的回答,似乎是显而易见和不考虑后果的,就是为他提供所有能使他在竞争中胜出的方法。教育体制往往采取这样的态度。人们常常提到,教育的目的是使孩子准备好进入明日的社会。为实现这一目的,童年和青少年变成一个战场,把孩子投向一种永久的竞争生活中。上述回答与当今的现实相一致,但是有一个疏漏破坏了它表面上的逻辑,凸显其谬误。它跳过了一个问题:明日的社会将会怎样?”

  全书六万三千字,读起来应该花不了你多少时间。作为“雅卡尔科学思维三部曲”,另有《给未出世的你:致2025年的世界》和《欺负人的经济:资本逻辑竟然成为真理》。

  【法】瓦内莎·斯普林格拉/著 李溪月/译,文汇出版社·新经典文化,2023年2月版

  在阅读这本书时,有这么一句话击中了我:有时候,只需要一个声音,就能打破沉默的共谋。作者瓦内莎·斯普林格拉在书中讲述了自己十四岁时被年长她三十多岁的法国作家G引诱、控制,并发展出一段畸形关系的经历。这段畸形的关系却成为了G的文学素材,甚至为他带来了名气。与之相对,是瓦内莎一再为G的行为所困扰,仿佛被囚禁在文字中,失去了诠释自己人生的能力,永远停留在十四岁。对此,法国社会却对G报以纵容的态度。瓦内莎清醒地意识到:“选中那些孤独、敏感、缺乏家庭关怀的女孩时,G就清楚地知道她们不可能威胁到他的名声。因为沉默便意味着同意。”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读者能清晰地感受到瓦内莎与G权力的不平等。令人痛苦的是,我们明知瓦内莎即将坠入陷阱,却无力阻拦。当得知G通过发表名为《未满十六岁》的文章,来支持“未成年人性解放”后,瓦内莎指出了G作为者的本质。她写道:“性掠食者,尤其是恋童癖罪犯,往往都具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否认他们所作所为的严重性。他们要么把自己塑造成受害者(被一个孩子,或是魅惑的女人所引诱),要么塑造成施恩者(仅仅是为了他们的受害者着想),而G喜欢在他的书里扮演施恩者的角色……在或者是虐待弱小的情况中,我们往往会发现一种普遍的对于现实的否认:人们拒绝承认自己是受害者……很多年来,我也一直对受害者这一概念感到纠结,无法从中认清自己的处境。”在舆论的推动下,2021年,法国立法将性同意年龄设定为15岁,弥补了此前法律上的空白。或许我们无法想象写下这些文字需要多大的勇气,需要承受多少痛苦,但瓦内莎不愿意就这样算了,这本回忆录打破了沉默,更打破了整个社会的共谋和时代的默许。

  曾启雄的作者简介是这样开头的:“常年居住山野,痴迷植物染色”,然后才是介绍他的学院身份。这本《制色》关于中国传统色和古法染色,与笔下的姹紫嫣红形成鲜明反差的,是作者近乎素淡的文笔,以颜色为帜,划分每一章,规规矩矩地介绍、记录每个颜色大类的词义字源、文献征考、文学典故、名人掌故、染色方法等等,一节一节,读来颇似古代的笔记。

  作者说:“本书是以色彩为主轴,检视汉字与东方古文献里所出现的色彩记载源头,理解其本意,并配合染色技术印证,以发现东方实体色彩之美及其意义。配合色彩材料特性的理解,试着说明汉字表达色彩之美妙。”个中颇多有趣之处。例如,“玄”与“黑”之辨:“根据《说文解字》的解释,玄是黑色和赤色相混的色彩……玄并不是很清晰、明确的色彩,因此带有混沌不清的神秘色彩意象……黑就比较清楚,由甲骨文造型可知它代表锅子烟熏的造型,是烟尘的黑色。”又如,“秋香色”是什么颜色,推测之一是:“根据日本相关书籍的记载,秋香色应该是秋天芝麻成熟时,烤芝麻的气味与芝麻的颜色结合的色彩描述,又称香色,因此秋香色是带点土黄茶色的色相。”再如,为什么孔子说“君子不以绀緅饰,红紫不以为亵服”,从染色技术的层面来说,因为古人染制深色织物是很费工耗材的,“染三十几遍才能得到的深色衣料,居然拿去当作内衣穿”,未免太过浪费。还有,古典文学里的“窃蓝”,是指极浅的蓝色,“窃”,“以类似遮遮掩掩的方式,喻指些许、点滴等少量之意,转用为表现色彩的淡薄轻亮程度”;而“退红”,“推测应为牡丹花苞优雅而薄淡的嫩红色。退红色,使用退字表达,带有不争艳的态度,与褪色的褪字,有截然不同的意义”。

  女性相对男性,对构筑小窝更感兴趣,因此,这本书的书名“最好朝南”也直戳女性的内心。我也是好奇点开电子书的,第一篇就读了W医生讲述自己主动结束二十二年婚姻的故事,虽然感情的事情真的很难讲清楚,但W医生的勇气还是令人钦佩的。W医生的文章在这本中有三篇,她的文笔不错。哪怕三篇长文,也不能道尽她的人生境遇,很难想象生养三个孩子的生活,更很难想象其中一个孩子还有自闭症,而这些内容在书中也只是一笔带过,没有篇幅展开。令人印象最深刻的一篇是“一位女性在银行工作十一年的抗争史”,一位支行行长处处为难先是怀孕中度贫血,后来又因急性乳腺炎高烧41°C的女员工。这位作者生第一个孩子就因大出血危及生命,即使如此,她还是要了第二个孩子,并且坚持在银行继续工作下去,一直保持优秀的业绩。虽然结局还不错,但她的描述让人觉得身为女性太难,如果没有背景又不会献媚,更是难上加难。书里的故事大多没有什么特别美好的结局,但也没什么特别悲惨的事情,就像普通人的普通生活:就那样吧。

Copyright © 2026 奇亿娱乐注册-平台登录地址-首页 TXT地图 HTML地图 XML地图

倾城娱乐注册 倾城娱乐登录 倾城娱乐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