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新闻资讯

NEWS INFORMATION

加拿大出台《在线新闻法》、微信登录QQ、OpenAI监管|每周传媒业要闻·2023628

时间:2023-07-27 12:40 点击次数:122

  《打击利用恶意投诉非法牟利自律公约》、加拿大出台《在线新闻法》、微信登录QQ、OpenAI监管、全国人工委回应“AI换脸”......

  近日,中国互联网协会组织制定了《打击利用恶意投诉非法牟利自律公约》。公约在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的指导下,由首批39家会员单位联合发起制定,目的是促进电信和互联网行业规范有序发展,保障企业和用户合法权益。(来源:新华社)

  加拿大联邦政府推出的《在线新闻法》法案在先后获众、参两院通过后,于6月22日晚获皇室御准,从而成为正式法律。该部新法将要求数字平台,尤其互联网巨头为使用新闻内容向加拿大新闻媒体付费。预计该法将在大约半年内正式实施。在该法完成立法程序后,加拿大文化遗产部将在宪报上发布法规实施条例草案,详细说明该法的适用情形,并划定豁免标准,公众届时可进一步提出反馈意见。(来源:德外5号)

  腾讯在早期为了推广微信安装量,用户可以使用QQ账号来登录微信,这项功能在2014年前后被移除。而如今这项功能“倒了过来”,目前腾讯QQ可以使用微信账号登录。IT之家查证发现,目前QQ的确可以通过采用绑定微信的方式,使用微信账号进行登录。在QQ最新客户端登录界面,也出现了“微信登录QQ”选项。(来源:IT之家)

  OpenAI首席运营官Brad Lightcap表示,AI虽然能创造新的就业机会,但也可能淘汰掉一些岗位。“例如每家大公司都有一批专门负责阅读和审查合同以确认收入的人,”Lightcap说:“这种岗位未来可能就没有了。”(来源:华尔街日报)

  特斯拉CEO马斯克和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在线“约架”,引发关注。马斯克发文称,他准备和扎克伯格进行一场“笼斗”,扎克伯格随即应战,回应称“地址发我”,马斯克随后抛出了地址。Meta发言人表示,已确认扎克伯格发表的回复并不是在开玩笑。(来源:Business Insider)

  欧盟产业主管埃里·布雷顿(Thierry Breton)在美国加州会见Meta公司首席执行官扎克伯格、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和OpenAI首席执行官奥特曼等。布雷顿表示,他和扎克伯格在欧盟的人工智能监管问题上“意见一致”,目前正在进行最后的谈判。布雷顿说,他们就水印等措施达成了一致。OpenAI首席执行官奥特曼说,他也同意欧盟在人工智能方面的做法,并补充说:“我真的很感谢欧洲的机构在这里,以及对这个问题如此认真对待的远见,对世界其他地区也是如此。”(来源:财联社)

  在辞职议员后,英国前首相约翰逊将作为专栏作家加入英国小报《每日邮报》,《每日邮报》当天在推特上证实了这个消息。(来源:卫报)

  TikTok的首席运营官V Pappas在该公司工作了近五年后,将离开这个受欢迎的社交媒体平台。在周四早上发给员工的一份说明中,后来在Twitter上分享的Pappas说,现在公司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她觉得现在是继续前进并专注于“创业激情”的正确时机。(来源:AP News)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举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近期,利用“AI换脸”技术进行视频合成、进而实施诈骗的新闻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现行法律能否有效进主义行规范?发言人臧铁伟对此表示,利用“AI换脸”技术实施诈骗是一种新型的全球电信网络诈骗,需要广大群众提高识骗防骗意识,也需要有关部门依法加强治理和执法,追究相关人员法律责任。立法机关也在加强对人工智能等领域法律问题的研究,不断建立健全相关法律制度。(来源:钛媒体)

  格莱美奖主办方美国唱片学院近日宣布更新评选规则,年度专辑、年度歌曲、年度唱片和最佳新人奖四个主要类别的提名数量将减少至8个,并于2024年举行的第66届格莱美奖颁奖典礼上生效。此外,考虑到近期人工智能(AI)在音乐创作中的应用,美国唱片学院重申“只有人类创作者才有资格被提名或赢得格莱美奖,非出自人类作者的作品不能申报任何类别的奖项”。(来源:综艺报)

  舆论监督报道如何体现移动优先?2021年1月1日,新华社首个基层治理交互平台“全民拍”上线。“全民拍”致力于收集群众身边的难点、痛点、热点,推动社会问题高效解决,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2022年11月荣获第32届中国新闻奖应用创新二等奖。本文以新华社“全民拍”平台的运营探索为例,梳理论证主流媒体“新闻+政务服务商务”的有效实践。

  近年来社交媒体作为新闻来源的使用几乎没有增长,但今年的数字新闻报告再次凸显了社交媒体、搜索引擎、新闻聚合器和其他使用算法选择新闻的平台的中心地位。尤其是年轻群体,他们继续接触到更多由算法选择的新闻,而不是记者或编辑通过出版商的网站和应用程序选择的新闻,但他们似乎对结果也越来越矛盾。

  尽管早期人们对搜索引擎和社交媒体的民主化潜力充满热情,但过去十年的主要特点是担心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不仅是错误信息的传播,还有可能出现的“过滤泡沫”,其中算法将算法结合在一起有关过去行为的数据和推断的偏好,以牺牲多样化的新闻和信息曝光为代价,向人们展示更多他们喜欢的东西。

  人们已经对算法驱动的平台是否真的将人们困在过滤气泡中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至少在涉及多样化新闻曝光的问题时,这种情况似乎并没有发生。目前,尽管大多数人没有特别多样化的新闻库,但平台的使用似乎略微增加了人们一般新闻曝光的多样性,即使有些人使用社交媒体围绕特定政治问题形成党派集群。

  关于人们如何看待算法新闻选择以及他们对更广泛的平台上的新闻有何感受的研究要少得多。这是这个谜题中缺失的一个关键部分,因为新闻曝光的影响至少部分取决于人们如何接收和处理新闻。

  数字孪生指将物理实体镜像映射到虚拟空间,生成一个“数字双胞胎”,在虚拟空间中的克隆体可以通过物联网实现数据实时双向互联互通,反映对应物理实体的全生命周期过程,在整合底层数据信息的基础上进行仿真预测,为优化决策赋能。根据复杂程度,数字孪生可以分成5级。受益于数字经济、工业互联网发展、政策落地、技术突破、下游需求增长,当前行业步入快速增长期;数字孪生关键技术包括建模、渲染、仿真及物联网。

  数字孪生与各行业融合加深,本文主要介绍数字孪生技术在城市管理(智慧交通、零碳园区以及城市应急)、智慧工业(流程型工业、离散型工业)、自动驾驶测试以及医疗场景(智慧医院、精准医疗及药物研发)的应用,通过数字孪生技术赋能各行业应用场景。

  全球22%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更喜欢通过网站或应用程序开始新闻之旅,这一比例自2018年以来下降了10个百分点。

  Facebook总体上仍然是最常用的社交网络之一,但它对新闻业的影响力正在下降。它还面临着来自YouTube等老牌网络和TikTok等新宠的挑战。TikTok这家中国所有的社交网络覆盖了整个市场中44%的18-24岁人群,相当于20%的新闻受众。它在亚太、非洲和拉丁美洲的部分地区增长最快。

  在新闻方面,受众表示,他们更关注TikTok、Instagram和Snapchat等网络上名人、网红和社交媒体名人。

  许多公众对通过搜索引擎、社交媒体和其他平台推送内容的算法持怀疑态度。30%的受访者表示,根据之前的消费情况为自己选择新闻是一种获取新闻的好方法,这一比例比2016年下降了6个百分点。

  尽管人们希望互联网可以扩大民主辩论,但现在参与在线新闻的人更少了。在所有市场中, 22%的人现在是活跃的参与者, 47%的人根本不看新闻。在英国和美国,自2016年以来积极参与者的比例下降了10个百分点以上。

  社交媒体平台对文化生活的社会、制度和经济渗透从根本上改变了文化内容的生产、分发和商品化。文化生产的平台化模糊了传统媒体形式之间的界限,并带来用户生成内容生产的指数级增长,涌现了各种不同领域和类型的具有灵活、灵气和灵捷特征的“数字灵工”。所谓数字灵工,指依托互联网平台进行文化内容创作,提供线上文化服务的青年群体,如音频播客、视频博主、自媒体创作者等。

  面对算法权力与行动者主体性之间的张力,亟需从用户视角出发,理解人们对算法系统的思考和由此产生的影响。“数字灵工”作为活跃用户,与算法接触的频率和广度都更深入,对算法的感知和理解也更深刻。基于此,本文拟以“数字灵工”的算法实践为分析对象,探究算法的具体运行逻辑和算法关联行动者的算法使用文化,为理解算法是用户与平台关联的互构探寻理论基础。

  该研究调查了社交媒体用户是否会对亲密朋友和熟人数字化的缺点之一是广泛的信息和通信技术(ICT)带来的数字压力。先前关于数字压力的研究指出了几种与信息通信技术相关的压力源。然而,人们对数字压力如何影响人们的生活以及哪些干预措施被认为是有帮助的知之甚少。

  对有关人们职业和私人生活中当代数字压力体验的 50 个帖子(523 个帖子)进行了定性内容分析。结果表明,数字压力主要是由其他人使用 ICT 造成的,而不是帖子创建者自己的使用,并且常常涉及人际冲突。在专业环境中,数字压力体验主要与(预期)永久可用性有关;在私人场合,他们指的是他人的交流行为。作为回应,信息支持(即应对建议)显然超过了情感支持。总的来说,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压力不仅仅是数字技术引起的个人心理压力反应。也就是说,这是一种社会现象,需要对传统心理学的压力概念进行更广泛的概念化。

  6月24日下午,科创板上市公司三达膜官微发布消息称,该公司总经理方富林之女高考成绩710分,喜获2023(年)福建省物理类最高分,勇夺状元。消息一出,网民和股民都震惊了:还有这种操作?

  虽然在各方关注之下,公司官微删除了这篇文章,但它依然起到了搅动资本市场的效果。6月26日,高考放榜后首个交易日,三达膜终止此前三连跌,开盘大涨4.98%,这也被网友戏称为首个“高考状元概念股”。由此,也让此前官微披露“总经理之女勇夺状元”的动机显得更加可疑。

  即便这则通报尚未被抓住什么硬伤,但依然是一场非常尴尬的炒作。公司官方账号大张旗鼓地给领导家事做宣传,也可能传递出了另一层潜台词:企业运营有些公私不分,公司治理还没有成熟的、去人格化的规章制度,还停留在“围着领导转”的层次。这样的公司在资本市场能否获得长期青睐,相信股民和市场自会有判断。

  其实,公司公号几度把文章发了又删,这个事实本身就能说明一些问题:人们还是没法接受一个现代企业变成“家庭夸夸群”,故而产生了某种压力迫使公司删帖。这种形象上的错位,本身就说明企业的功能、角色是有着清晰界定的,企业如果总是摆不正角色定位,恐怕也终将付出代价。

  中国新闻社:上市公司的高管子女获得高考状元显然不属于上市公司应当依法披露的事项,但是法律也未禁止上市公司通过微信公众号或者其他媒体对此进行宣传。只是这样做可能并不完全妥当,其一,该事项与上市公司的经营完全无关;其二,上市公司属于公众公司,尽管存在实际控制人,但法律上公司属于全体股东,从事这种宣传似乎把公司完全当做高管个人的。

  观察者网:此事谈不上信息披露违规,但属于公司治理问题。按理说公司不应该在官微发布与商业经营等无关的内容。

  在相关讨论中,大多数网友表示对该上市公司的做法表示不理解,认为该喜报属于个人宣传,与公司的整体利益不相符。也有网友表示该公司有炒作的嫌疑,应当对该公司的行为进行持续关注。另有少部分网友展示了较为宽容的态度,认为没有必要上纲上线。

  @花心石:感觉炒作意味过于明显,我国近年来三令五申禁止炒作高考状元,往年一再跑偏的热炒状元现象也消停了不少。现在,学校不炒企业炒,是否合适?

  @财入门:这个喜报仿佛在说明——“子女都能教育成状元,何况公司”,给人一种耐人寻味的感觉。

  @葩葩:为人父母的喜悦能够理解,虽然有点公权私用吧,但好像大家也不当回事。

  @美丽鹿城包头:就是个官微而已,又不是通过交易所发公告,没觉得有什么不妥。我觉得就是应该大力宣扬,小时候我们老家都是电视台点歌庆祝的。

Copyright © 2026 奇亿娱乐注册-平台登录地址-首页 TXT地图 HTML地图 XML地图

倾城娱乐注册 倾城娱乐登录 倾城娱乐平台